联系我们

020-83028506
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(庐江书院旧址)

微信

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 / 详情

贺兰山下金融史话:西夏乾祐元宝

发表时间:2025-07-31

2025年7月11日,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,将我国申报的“西夏陵”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贺兰山下沉睡千年的砖石,成为世界瞩目的文明丰碑。

西夏王朝由党项族建立,曾与宋、辽、金三足鼎立,创造了独特的文明。其疆域“东尽黄河,西界玉门,南接萧关,北控大漠”,控制着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。在189年的国祚中,西夏发展出较为系统的货币和法律体系,乾祐元宝正是其实证。

馆藏西夏乾祐元宝铁钱

西夏乾祐元宝参考图

馆藏乾祐元宝为铁钱,直径约2.5厘米,正面“乾祐元宝”四字依稀可辨为楷体,旋读,背无文,其铸造于西夏第五位皇帝仁宗李仁孝在位期间(1139-1193)。这位在位长达54年的君主,是西夏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,“乾祐(1170-1193)”是他的第四个年号,在此之前依次使用过“大庆”“人庆”“天盛”等三个年号,四个年号中“天盛”和“乾祐”铸有年号钱。夏仁宗是将西夏推向鼎盛的关键人物,他设立科举,推崇儒学,尊孔子为文宣帝,并下令州郡建立孔庙;组织人员编纂法典,颁布《天盛改旧新定律令》,进一步完善朝廷和地方的官制机构和吏治建设;在经济方面,设立通济监铸钱。乾祐时期正值西夏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,作为丝绸之路的支点,西夏与中亚、西亚保持着密切的商贸往来,推动着文明的多元融合,经济文化得到蓬勃发展。

乾祐元宝反映了西夏“钱帛并行”的特殊货币制度。西夏虽铸钱,但受原料限制,实际流通中以实物货币为主,钱币更多承担价值尺度和赋税缴纳功能。其次,钱文采用汉、夏两种文字,目前出土的乾祐元宝中,也有见书西夏文者。钱币的形制仿自宋钱却又有创新,展现西夏王朝在效仿中原文化的同时仍保留着民族特色。

西夏王朝留下的文字史料匮乏,历史扑朔迷离。西夏王陵申遗成功,让世界重新聚焦这曾雄踞于河西走廊的神秘国度。而乾祐元宝作为西夏金融文明的物质载体,它不仅是研究西夏经济史的实物资料,更是古代中国多元一体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这枚钱币,我们得以窥见西夏如何在丝路贸易中构建自己的货币体系,如何在货币铸造中平衡中原影响与民族特色。

一枚钱币远不及王陵壮观恢宏,但却以另一种方式保存着西夏文明的密码。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重新发现西夏货币文化的价值,对于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经济往来具有特殊意义。

(参考文献:

1.赵生泉;史瑞英:《西夏钱币书法演变源流探赜》,《中国钱币》2017年第1期;

2.朱浒:《宁夏首次出土篆书乾祐元宝》,《中国钱币》中国钱币2016年第1期;

3.郭晓红:《丝绸之路货币文化中的西夏铁钱》,《西夏研究》2013年第4期;

4.姚旭:《西夏铁钱初识》,《收藏与投资》2021年第1期;

5.郑悦:《西夏钱币新探》,《中国钱币》2018年第5期。)

责任编辑:岭南金融博物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