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
020-83028506
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(庐江书院旧址)

微信

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 / 详情

债资筑路:陇海铁路8厘公债

发表时间:2025-10-31

陇海铁路原名陇秦豫海铁路,东起连云港,西至兰州,一端通海港,一端深入内地,横贯中国东西,又与南北干线相交,一旦建成对国民经济大有裨益。然而这条重要干线的修筑却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顺利,而是饱经坎坷,成为近代中国苦难历程的一个缩影。

甲午战后,国势危殆,清政府终于不再摇摆,决意兴筑铁路,开矿山,造钱币,以图自强,并设立中国铁路总公司,任命盛宣怀为督办大臣,筹办铁路。1899年底,盛宣怀以“预筹芦汉干路还款并保全支路利益”为名,奏请清廷在黄河南岸筹建芦汉铁路的支线汴洛铁路。从这一刻开始,历时半个多世纪的陇海铁路大干线拉开了建设的帷幕。但随之而来的义和团运动,又使筑路计划被搁置。

时局稍定后,在比利时铁路和电车公司的催促下,盛宣怀于1903年与比利时签订《汴洛铁路借款合同》及《行车合同》,兴筑开封至洛阳一段,称“汴洛铁路”。汴洛铁路于1904年10月动工,1909年12月竣工,1910年1月1日正式通车,全长183.8公里,被当时的人们寄予厚望,“乘汴洛现造之路,东达徐海,西展至陕甘、新疆,成东西一大纬线”。此后,汴洛一路东延西展,各地分别开始筹建洛潼、西潼、开徐、海清等支线,但这些线路的修筑情况都不太理想。商办洛潼铁路从开办到民国初年,七年间募集的民股不足200万两白银,仅仅完成洛阳至新安间30公里的铁路,以及新安至渑池间40公里线路的土路。而西潼铁路更是徒有虚名,该路由陕西绅商自办,三年间仅招募股款80余万两白银,且并未开收,路工也未开筑。

中华民国政府在比利时发行陇海铁路8厘公债

河南是袁世凯的家乡,他决定借比利时款修建陇海铁路。1912年,北京政府与比利时公司签订了《陇海铁路借款合同》。1913年,比利时公司开始发售第一期陇海铁路债票,但随着一战爆发,比利时沦陷,第二期债票无法发行,民国交通部只能发行国内短期公债以应工程之需。1915年,开(封)徐(州)段通车,洛阳至观音堂段也于当年通车。观音堂至陕州这段线路虽然只有50多公里,但群山阻隔,地势陡峭,工程浩大,在陕石附近有一条长1779米的隧道,不仅是陇海铁路最长的隧道,也是当时中国铁路最长的隧道。观音堂至陕州段,直到1924年才完工通车。陕州至灵宝段长25公里,1925年动工,1927年完工,此时北伐战争已扩大至河南境内,比利时公司因局势危急,不愿意继续投资。

此后因时局多变和款料两绌的关系,陇海铁路工程陷于半停顿状态。中间经过变乱极多,几乎没有一年不受军事影响,军阀对于他们军事上有利的时候就扣留列车,或强迫开车,或截留站款,但对于他们不利的时候就会拆毁路轨,破坏桥梁,损毁机车车辆,陇海铁路也深受其害。1929年,西北军将领孙良诚不服中央调度,恐受中央军压迫,将其部队撤离山东。孙部由津浦路至徐州转入陇海路开行后,唯恐中央军追赶,即将沿线铁桥炸毁多座,特别是炸毁了郑州以西黑石关最大的洛河桥。当时陇海路仅通至灵宝,无法再往前进,孙部又不愿将列车放回东行,于是就将机车及数十节车厢全部推落黄河岸边,陇海铁路损失惨重。

到1929年,此时距离陇海铁路兴建之初已过去了20多年,向西的路线仍停滞于河南西部,海港未达,关中未达,通车里程未及全线的一半。这使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与国防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。

(节选自:

陈哲:《毕生致力于陇海铁路建设的凌鸿勋》,《文史天地》2025年第6期。)

责任编辑:岭南金融博物馆